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程已完成90%以上。 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维修。壁画修复是最重要的维修项目之一。布达拉宫病害壁画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569万元。罗布林卡...
甘肃各地文博单位馆藏的近300件病害缠身的珍贵青铜器日前完成保护修复,开始公开展示。 此次得到修复的近300件珍贵青铜器,其中许多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修复内容包括器物表面清理、有害锈去除、器物整形与补配、表面封护等。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专家参与了保护修复过程。
长期受微生物侵害、自然风化等损害的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和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日前,斥资百万、历时五年的受损乾陵壁画及彩绘文物经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正逐步得到有效修复保护。 位于陕西乾县北梁山上的唐乾陵,是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园内有众多皇亲和宠臣的陪葬墓。乾陵陪葬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前后墓室穹顶原有保存较完整的天像图、抱鸡图、内侍图、仕女图等原始壁画,出土...
布达拉宫管理处近日说,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程已完成总工程的90%。 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维修。壁画修复是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中最重要的维修项目之一。布达拉宫病害壁画总面...
近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对2006年桃花店古墓群彭岗墓区发掘的共600余件陶器进行了修复。 此次陶器碎片较多、器型较大,拼对及补缺时均有一定难度。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修复,已成功修复陶器600余件。这批古陶器包括罐、壶、瓿、灶、钫、井、炉等器形。此次大规模的修复工作为此次墓区汉墓的断代及合肥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明代唐寅《竹林雅集图》为民间藏品,画心,纵127.8厘米,横48.1厘米,画心质地为绢本,工笔淡彩,画面主题是文人聚会,整个画面景色简约清朗,幽雅而宁静,犹如世外桃源,让观者联想到画中人多是学识渊博、不求闻达的隐士。用写实手法,在同一画面内描绘文人聚会在江南山水间、竹林里,下棋、题诗、小叙之逸事,将文人自由散淡的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竹林、溪水分隔成不同活动场地,既描绘了江南的春夏之景,又整体布局...
作为中日友好历史见证的甘肃武威凉州大云寺,其保护修复受到日方的关注。日前,武威市积极开展大云寺保护修复的整体规划,为今年中日建交35周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甘肃日报》报道,凉州大云寺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前凉张天锡所建造。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净土宗弟子沙门志满曾远渡重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1927年,凉州发生大地震,大...
日前,安徽省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红庙古建——休宁县溪口红庙全面修复,其光帝庙、古留亭等古建筑重现,红庙附近的古树群也得以挂牌保护,周边环境得到整治。目前正建设红庙景区公园,是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由敦墓等连成一线,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溪口红庙,即溪口关帝庙,俗称红庙,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去年,休宁县溪口镇成立修复委员会,在县委号召下,筹集资金40余万元,本着“修旧如旧...
(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25日?31日在威尼斯通过) 发文单位: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发文时间:1964-5-25 生效日期:1964-5-25 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实现对出土丝织物的清洗和加固,有效地解决出土丝织物腐、脆等根本性难题,使出土丝织物得以“延年益寿”———这项技术获得了200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介绍,出土丝织物的保护是困扰文物保护界多年的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在出土丝织文物的保护方面,基本是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主。实践证明,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